农村致富网

[致富经]安徽芜湖崔红旗瓶子里出稀罕的蜂巢蜜年销千万元


[致富经]稀罕的蜂蜜 说赚就赚 
  致富人物:安徽芜湖的崔红旗。致富项目:养蜂。崔红旗从小怕蜜蜂,见了就跑。但命运却让他在20年里和蜜蜂相伴。普通的蜂蜜,在他手里变化多端。他的思路天马行空,让蜜蜂听话,在瓶子里筑巢。养蜂二十年,从传统到时尚,靠着小小的蜜蜂,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蜂蜜,很常见,大家也能一下子想到是什么样的。但在安徽芜湖有个人很不一般,他酿出来的蜂蜜很稀罕,不仅能喝还能嚼着吃,这到底什么怎么回事呢?

每年三四月份,金黄色油菜花在全国各地陆续盛开。穿梭在其中的,不仅有爱拍照的游客,还有一群勤劳的小蜜蜂。

蜜蜂每天要往返十多次外出采蜜,这样高0.6米的蜂箱就是它的家,这个小木栓就是出入的大门,蜜蜂采到的蜜放在这一小格一小格六边形的蜂脾里,我们喝到的蜂蜜就是把蜂脾通过离心力甩成这样的液体蜂蜜。但在安徽芜湖,有个人却让蜜蜂把巢筑在了这样的玻璃瓶里,这里边究竟是什么样子,想要看一眼还得用锤子敲。

崔红旗:这个瓶底是椭圆形的,你看到没有,就长在这个瓶子里面,就是蜜蜂自己依瓶而建。

记者:包括你看这个侧面,都是沿着瓶子壁慢慢贴上去。

崔红旗:我们继续敲,好吧。

这种蜂巢蜜看着新鲜,很多人第一次尝感觉也是不一样。

消费者1:以前市场上买的蜂蜜都是放到水里和着喝的那种,这个就是嚼着吃的蜂蜜,非常的特别。

消费者2:(别的)蜂蜜没有看到这种蜂巢,看起来不放心一样,这种看起来放心一点,正宗。

消费者3:我吃过蜂蜜没吃过这种。

记者:有什么不一样吗?

消费者3:有嚼劲。

蜂巢蜜,顾名思义,就是带着蜂巢一起卖的蜜,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把蜂巢带蜜一起割下来装进瓶子里就行了,很简单,不过,在安徽芜湖见到的蜂巢蜜,虽然也在瓶子里,但是和以前的不一样,蜂巢与瓶子边缘连接得非常紧密,好像是粘在一起的。

崔红旗:你看,我敲开以后,它是顺着瓶子而建的(蜂巢),你看它就是长在这瓶子上。

记者:我拿一下,(一瓶)好沉啊,也就是说这一块都连接得特别紧,动不了。

崔红旗:动不了,它已经粘住了,它整个长在这个瓶底下面。

记者:粘性好大。

在瓶子里酿蜜,蜜蜂怎么就会听话乖乖的钻进去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连养了几十年蜜蜂的人一看到这种特殊的蜂蜜都觉得稀罕。

蜂农:瓶子里做的,没见过。

记者:稀罕吗?

蜂农:没见过,什么?送给我?

记者:让您看看,您觉得稀罕吗?

蜂农:稀罕,瓶子里做的(蜂蜜)稀罕。

蜂农高自宝:这个比较难做。

记者:为什么说难做?

蜂农高自宝:因为把瓶子放在蜂箱里面,蜜蜂做起来很慢。

蜂农胡坤生:就是有这个怀疑,这个瓶子里蜜蜂怎么能愿意钻进去,酿蜜酿在里面,我们一起跑的十家都没有,少见。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这种特殊的蜂巢蜜,当地的蜂农告诉记者,要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就得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可不一般,在当地,甚至是全国,很多养蜂人都知道他。

蜂农:他非常牛,全国他是“第一蜂”,我们做这种产品,都要他亲自指导的,他不指导,我们不知道怎么弄。

蜂农高自宝:像我们想象不到的他能想象到,有能力,感觉不是一般人。

蜂农:老大,在这里做得挺好的,他搞得蛮好,这个年头赚钱多。

蜂农钱泽林:我们养蜂界基本都佩服他,脑瓜转得快。

他叫崔红旗,就是蜂农们口中的那个牛人,如何在让蜜蜂在瓶子里酿蜜是他的秘密,记者刚去采访,他就忙着准备,想让记者看看,他是如何让小蜜蜂自己钻进瓶子的。没过几分钟,就在准备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正在拍摄的摄像老师突然脱起了衣服。

记者:你们给他看一下。

崔红旗:有没有蛰到,蛰到把针拔出来。

记者:你给看一下,哪里有啊?

崔红旗:蜜蜂还在里面。

记者:哪里哪里,先别拿出来我们看一下?

崔红旗:已经掉了。

记者:你给涂了点什么?

崔红旗:涂点蜂王浆,已经蛰了一口了。

记者:这是刚才蛰他的蜜蜂?

崔红旗:不是,他要给你表演一下怎么蛰。

记者:这还要表演。

崔红旗:蜜蜂蛰一口,针在这里。

记者:就是这样的,天呢?你现在已经不怕蛰了吧?

蜂农:不怕。

虽然被蜜蜂蜇是拍摄途中的小插曲,蜂农们已经见怪不怪,他们每个人不知道都被蜜蜂蜇了多少次,但很多蜂农都不知道的是,他们现在跟着的这个带头大哥崔红旗,曾经见到蜜蜂的样子比我们摄像被蛰更不淡定。

老婆高玉梅:见了蜂箱绕着走,就是怕,躲着跑。

记者:这么夸张。

老婆高玉梅:真的,他不愿意养,就是蛰得疼。

崔红旗:每次蛰了以后开始疼,后来肿,又难看,当时不想从事这个行业。

崔红旗1974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的一个养蜂世家,父母和家里三个姐姐都靠养蜜蜂为生,1993年,高中毕业后崔红旗说什么也不肯和家人一样,除了害怕蜜蜂,他有自己的想法。

崔红旗:当时很排斥养蜂这个行业,长大后不想养这个,因为看到爸爸妈妈也很辛苦,看他们在外漂泊,也经常不回家,就是感觉父母心特别狠。

当蜂农辛苦,追着花期跑,到哪里都是这样一顶帐篷,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心气高的崔红旗说什么也不愿意养蜜蜂,虽然家人反对,但父母还是尊重他的想法,给崔红旗花5万元买了一辆货车搞运输,但谁都没有想到,三年时间,崔红旗开货车不仅没赚钱,还欠下了七八万元债务,选择了几个行业后他还是硬着头皮接手家族事业——养蜜蜂。

1997年到2003年,崔红旗走南闯北,四处采蜜,就在这时,他表现出和普通蜂农不一样的一面,崔红旗一边自己养蜜蜂,一边记录着各地不同时节的蜂蜜产量和蜂农的联系方式,到2003年,崔红旗积累了满满的几本笔记,自己对养蜜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