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网

[致富经]呼和浩特的石有,土豆喝出的新商机


[致富经]土豆喝出的新商机 20160308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石有举办了一个玩土豆大赛,他可不是为了卖土豆。他的产品好多人根本想不到。他要让土豆能喝!土豆,是多年来百姓日常的食材。石有做过土豆设备、卖过土豆淀粉、也种过土豆,和土豆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从没想过自己会去喝土豆。看内蒙古的石有,如何从土豆中喝出商机!
[致富经]石有:土豆喝出的新商机
 
  自打土豆进入中国,就成了很多家庭的家常菜,尤其是西北地区,吃法更是多。煎炒烹炸蒸,怎么都行。石有就是在土豆主产区内蒙古,也做了一辈子土豆的相关产业。可现在,他不做吃的土豆了,他要把土豆喝掉。
[致富经]石有:土豆喝出的新商机

今天吸引大家的并不是杂技似的表演,而是这些表演的普通人。而且那个耍起来的东西,竟然是土豆。

这些参加扔土豆活动的人,只要把土豆能扔出三圈以上,就会有千元大奖。看别人扔得容易,大家都想试一试,其实扔起来却并不是那回事儿。

市民:这么的?这算不算?

这个时候,有人主动要求增加为三个土豆,并且计时表演。

主持人:哇,高手在民间,这石总说过的话,真的出现了。21秒的时间。

她的表演一下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好胜心,这位蓝衣服的女士不服气了。非要和场上这位较量一番。

主持人:她是渐入佳境了。

挑战者败下阵,她简直刷新了这轮比赛的记录,获得了最大的奖项,拿到一千多元的一等奖。

他叫石有,就是他带来这些土豆。他不仅玩土豆,还种土豆。土豆在他手里就是赚钱的宝贝。想要玩土豆的人越来越多,就在这时,石有告诉大家,这些盒子里全都是可以喝的土豆。土豆能喝?这颠覆了现场很多人的认识。

市民:喝的土豆?这个我还不知道。

市民:土豆还能喝?不能喝。

市民:没法喝,我不知道怎么喝。

市民:没听说过能喝,喝啥?喝淀粉?

市民:这么多年就是吃,没喝过。没实践过这东西,闹不清。

有的人说土豆不能喝,有的人却开始猜土豆到底怎么喝。

市民:我觉得可以榨汁?

市民:泡着喝?

市民:把土豆的粉熬成汤,里面加点粉面,比较(稠)。

土豆我们几乎天天吃,那喝土豆是什么味儿呢?现场还真有一个刚尝过鲜的。

市民:我刚才喝了一瓶,一小瓶。

记者:啥感觉?

市民:喝的就像是(土豆)的味道,挺好的,挺好喝的。

这就是石有研发出来的,可以喝的土豆汁。同样一斤土豆,做成喝的土豆汁能增值七倍!很多人没想过的事儿,石有是怎么把它变成自己的商机的呢?

石有是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他从年轻时起就一直从事淀粉设备制造,一干就是十几年。1999年,正赶上食品行业发展较快,对淀粉的需求量大。石有靠四年时间建了三个年销售额过千万的淀粉厂。因为对市场的判断和独到的眼光,他的企业很快就崛起成为武川县的龙头企业。

石有:那个时候像我们这种模式加工出来的淀粉很好卖,因为质量有保证。一吨淀粉能挣一千块多元钱。

可2005年,石有却突然要做一件投入全部积蓄的事儿,而这个事情当地都没人敢做。

2005年的一天,石有到淀粉厂例行检查,发现旁边堆了许多不要的土豆。为保证淀粉质量,平常也有扔掉坏土豆的情况。可石有发现,这坏的土豆怎么比以前多了呢?最近农户们的土豆产量也有降低,石有想到,有可能是种子出了问题。

石有:种子工程抓好了,农民种起来的土豆品质好、产量高;要是种子不好,逐年退化、老化、病毒也多了,产量也低。

武川县几乎家家都种土豆,可大家都是一批种子用好多年。他们自产自销,不想多花钱,也不相信产量真的能扩大。石有觉得,种子的需求量这么大,这商机他可不能错过。

记者:当地是种土豆的大县,但是没人做这个事?

石有:做得少,过去做得少,这几年才做的多了。赚是赚不了多少,但是这个工程不做不行。

2005年石有流转四万亩土地,走访农户家,推广起了自己的种薯。他选中几家农户,低价把自己的种子卖给他们,并且保证无论好坏都以高五分钱的价格回收土豆。到了收获季节,十几户农民通过换种,效益都有很大提高。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三圣太村农户赵爱生:就像一亩地过去产三千斤。用了他的脱毒种薯,能产四千到五千来斤。提高,比例我也不会算。

记者:那是多赚多少钱?

农户:按市场价,每亩多赚四五百块钱,五六百。

其他农户看到有人换种后产量提高、赚钱多了。终于改变了三年不换种的习惯,纷纷向石有购买种薯。

这是石有的种薯库房,两万平方米里面能存三万吨种薯。不卖给农户的时候,就要放在这一个个大库里面。自动温控装置保证三到五度,才能不让它们受冻或者发芽。而这些长长的线和针,完全能让他们呼吸到新鲜空气。

记者:这个和我们之前看的土豆不太一样?自己吃的那种。

石有:你吃的喜欢个儿大一点的,是吧?这是种薯,一般太大的就按商品薯走了。太小的也变成加工薯了。

记者:这么大的就都是种薯。

石有:对。就像这个,一般来说整重。这种的偏大,这个就最好,你手里边的。机械化作业的时候,他就整颗就种进去了。一颗就算,像这个,咱们还得切一下。

看完种薯,石有特地带记者去看看他在武川县的种薯基地。

石有:这是种薯基地,全部都是。两面都是,能看到的。这一带大约有一万来亩。

记者:一万亩。

石有:这是一个指针式喷灌(机),全部是自走式的。

为了保护土地,保证种薯质量,石有严格遵守小麦土豆轮换种植。赶上今年种植小麦,地里都是秸秆堆。这些秸秆,可派上了大用场。

包头市达茂旗养殖户:要不说(这片地区)的就是这儿了,达茂的多远都问见了,过来拉草。

今年旱灾再加上几场大雪,许多农户紧缺草料喂牛羊。石有的秸秆算是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而最开始石有筹建种薯基地,也是为了解决当地农户们的基本问题。他购买最好的自动喷灌设备,就是为了保证种薯的种植,保证一系列下游产品的质量,带动农户们的种植热情。

农户赵爱生:石总那阵没来的时候,咱们这儿种的很少。因为啥?种下的小土豆,商品薯卖完,大土豆卖完后,小的(土豆)没法转化。喂羊喂不了,个人生活生产用不了。农民种的很少。自从企业来了以后,他签订单,农民有了定心丸,敢大面积种。

靠着种薯,2007年,石有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1亿元。从做淀粉到做种薯,石有对土豆已经越来越有研究,也越来越喜欢了。

员工邢宏伟:他把他对马铃薯的感情都表现在这儿。包括他的淀粉产业,我们在中旗也做过粉条,都是相关产业,别的产业也没有。他的设备是马铃薯淀粉,也是对口马铃薯。

石有自创业就没离开过土豆,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各大行业,整个环境都不好,石有仍旧咬牙坚持了下来。企业越来越稳定,可石有却越来越焦虑,他想有更大的突破。2012年末,他感觉到,机会还真来了。

2012年11月的一天,石有经过朋友的介绍,在内蒙古医学院见到了杨丽敏。杨丽敏是医学院的老师,石有见她是听说她有一项想要做成产品的专利,特地来找她聊聊。一听说杨丽敏在做的东西,石有就充满了兴趣。

石有:听她一说这个喝的马铃薯,马铃薯汁,营养液。在我的印象当中,马铃薯只有炒菜、蒸上吃、闷上吃,还有做淀粉、压粉条。但是对这个汁呢,我是很好奇。因为从事多年,我说马铃薯做出来的汁,有什么好处,这个我不了解。

土豆汁。土豆还能喝?石有听不进去杨丽敏的数据介绍,直接要求想要看看、尝尝这土豆汁。

石有:喝得感觉就是有淡淡的甜味儿,也有土豆味。

喝过土豆汁后,石有心里生出很多疑问。这里面会有其他东西在影响味道吗?

杨丽敏:添不进去。

石有:就是纯植物提取?

杨丽敏:纯植物提取。因为添加进去以后,它出现一些反应,成絮状的,还成颗粒状的,浑浊了。就没有这么清亮了。这你就可以(涂)到手上,你做美容,你比一比一只手。因为这个底最后喝不了,它吸收特别快。一会儿一比,这个手上,你自己摸就感觉有很大的差别。这个褶子就没了。

涂过土豆汁后,石有开始详细咨询土豆汁的制作过程和其他功用。经过半个小时的深度交谈,他觉得,这事儿,可以做。

石有:我也想尝试地做这个东西。因为企业发展到这个程度,还有对马铃薯的深加工,这是一个探索的路子。

内蒙古医学院老师杨丽敏:实验室他只说了两个字,方言做哇。做哇就是干吧。

石有放话给杨丽敏说要做,却几个月毫无音讯,连电话都没有。在认识石有之前,杨丽敏的土豆汁已经介绍给十几个国内外的企业家,却全都没有合作成功。

杨丽敏:要求的高,因为我当时要让他们上好多条线,他们有点就不干了。他说我要投两个亿,多少年能回来。他们主要商人是考虑到利益。尤其搞煤的和电的。

杨丽敏担心,难道石有也后悔了不成?她不知道的是,石有一离开实验室,就把心思全都放在能喝的土豆上了。石有发现自己这么多年对土豆的认识太局限了。土豆真能喝?土豆能榨汁吗?自己榨出来的汁是什么样?味道又是怎样?如果能榨汁那和杨丽敏的又有什么区别?一股脑的好奇涌上心头,石有决定自己榨汁试试。

石有:过去我们也做过这个试验,就是两个对比一下,口感、纯度。

很快,土豆汁就榨好了。

记者:很浑浊,里面都是什么?

石有:他这里面有淀粉,因为马铃薯的组成是百分之七十五是水分,二十五是干物质。这样的话,汁里面是淀粉、纤维都有,要想喝的时候还得沉淀好长一段时间。

差不多一颗土豆能榨出70毫升的汁儿。关于土豆能不能生吃生喝,石有还特地请教过别人。

呼和浩特市科技局科技特派员宁怀宝:一是生汁口感不好,二是它大量都是淀粉,淀粉到胃里是不舒服的,你可以少量的,肯定是没坏处。

知道土豆汁可以喝,石有算是松了一口气。杨丽敏的土豆汁看上去清澈透明,可自己榨出来的汁怎么过滤都还是不清亮,而且喝起来味道也不一样。

石有:能喝下去吗?

记者:不知道该怎么下口。

记者:不能喝吧?

石有:你尝尝。

记者:不行。我尝了一点,不行。

石有:生土豆味特浓。你闻一下这个。

记者:这个的味道比这个土豆其实更浓。

石有:更浓。

记者:而且还有甜味。

石有:对,这个就是转化了。

对比自己榨出来的,石有知道杨丽敏的土豆汁不仅在味道上不同,成份肯定也有所区别。他上网搜土豆营养的各种资料,甚至翻出基础的医学书籍恶补。越了解,石有就越想做土豆汁,可朋友员工知道后,都劝他别冲动。

员工王海瑞:把那个做成淀粉,这个我们都知道。做粉条,还有做菜。但是马铃薯汁也真的挺奇怪的,怎么弄出来,还有以后的作用是啥?

朋友张焱:慎重点。这个东西万一不认可的话,投入这么大,这个风险是很大的。

朋友苏建勇:钉鞋匠揽了个火车头。失败比成功概率大。不是你能做成,需要团队,需要科研队伍,需要销售队伍,不是他一个人能去做的,需要领导两个部门你才能做成。

大家的顾虑其实石有心里很清楚。土豆汁如果启动,要动用淀粉厂的全部积蓄,更要库存大量种薯作为优质原料。而一旦出了问题,不仅会损失钱,还会流失许多种薯的客源。

考虑了三个月,2013年3月,石有终于拨通了杨丽敏的电话。

杨丽敏:他就突然间打电话说,咱们把这个事儿启动吧。我说启动你总得有个说法吧。他是实业家,他又没有那么多毛病。其实我们俩就很简单、很单纯的就达成了协议。

协议一达成,石有先投三百万元进行小规模试验。经过半年时间,五吨样品一生产出来,石有便信心十足的逢人就送,却被很多人泼了冷水。

朋友张焱:我最大的顾虑是哪?第一,如果你定价很低,不认可。定价很高,还不容易认可。所以你的定价和价值怎么能摸准市场,能让百姓接受。这个太难。本身你想,土豆嘛,定的高了,人家觉得,你从土豆中提点东西,这么贵。订的太低,本身投入成本挺高,实际上。

妻子:咱们有现成的土豆就行了,还用他榨汁,还多加一层工序。

石有根本没把这些话放在心上,他在呼和浩特市区四处奔走办理相关证件,并投资五千万开始建厂生产。

杨丽敏:有魄力,确实有魄力。而且他有魄力,我也很小心,很谨慎,我说我们每一步不能有闪失。

石有:如果不难的话,好做的事轮不到我做。

刚开始建厂的时候,因为没有可参照的模板,石有用尽方法,参观食品、制药等各种相关工厂,研究用什么机器才能将土豆汁最大化做好。有一些仪器甚至是直接从国外购进的。石有投入大量资金,就是为了做好土豆汁。可这时候,杨丽敏又提出了一个增加成本的要求,这让石有犯了难。

杨丽敏:我说塑料瓶子坚决不能用。我就一直抵制。所以我们唯一的就是玻璃瓶,玻璃瓶造价就高了,一个玻璃瓶将近四毛钱。

石有没想到,投资到这里连瓶子都要增加成本。根据土豆汁的特性,他又和杨丽敏一起试验,排除了塑料、钛合金、不锈钢等材质。最后,石有还是选择了玻璃瓶。

2015年1月,石有的土豆汁日批量生产三万支,他把每一支定价为26.5元。提取一支土豆汁需要大约三个土豆,两块钱左右的原材料。这么贵的价格,他是怎么卖出去的呢?

员工侯志云:一个月下来十二万(支),然后就一个都卖不出去。

员工高海峰:挣多少钱也不够投马铃薯汁那个项目的,现在就是这么个想法。

石有的土豆汁工厂每天的花销巨大,刚开始又因为没有名气卖不出去。于是石有就想了个招数,无论什么场合,全部免费送。

石有:是我的客人,认识不认识的,来了这儿都给喝这个。按土豆算,大概(送出去)有将近一千吨。

送出去的土豆汁没白送,2015年下半年,许多人开始主动向石有订购土豆汁。全年由土豆汁带来的利润达到60万元。虽然离石有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他已经改变了好多人的看法。

朋友吕勇:从人家科技来说,应该是很厉害的。很有创新。

员工邢宏伟:从我们的思想里解脱出来了。有些事儿让我们去做。然后慢慢我们接受了。

接下来,石有想举办好玩的活动和公益项目,来让更多的人认识他的土豆汁。而且他无意中发现,提取完土豆汁的废料,现在也要变宝贝了。经过实验,它可以做醋、酒、饲料,还有膳食纤维。

石有:所以说马铃薯这个产业链,从种薯、到商品薯,再到喝的马铃薯液,再到醋,或者是酒,再到饲料。饲料又把养殖也带起来了。这个产业链是个很大的循环产业。

对石有来说,这才刚刚开始。他要把土豆这个循环产业玩起来,玩到每一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