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网

贫困户“抱团”养鸡致富 户均增收5000元

  原标题:长沙县贫困户“抱团”养鸡致富 户均增收5000元

  “过去守着几亩薄田过苦日子,如今资金进来了,项目落地了,我们养鸡有奔头。”金井镇蒲塘村村民李锦绣养殖的200羽鸡兜售一空,纯收入在万元以上。即将摘掉“穷帽子”,李锦绣尝到了甜头。劲头十足的她主动找到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要跟着能人养黑猪。

  选准好项目,能人带上路。蒲塘村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望在今年底脱贫。这里北接平江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是脱贫攻坚第一战场。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以来,致富能人与贫困户“抱团”谋发展,靠生态种养创业致富,带动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把准产业扶贫之“脉”

  一年前,蒲塘村还是毫不起眼的穷山村,这里三分之二以上是山地,村里没有产业,村民没有技术,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为业,老人留守在家中。

  变化源于产业扶贫新路子。2016年初,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识贫、校贫、脱贫三步走,吹响脱贫攻坚号角。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结合当地山多地少实情,工作队瞄准产业扶贫之路,引进良种果树种植、绿壳蛋鸡养殖等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以生态种养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漫山遍野种上锥栗和黄桃,绿壳蛋鸡免费送到农户手中,村民们自掏腰包建起了栏舍,……产业扶贫“引活水”,一个个项目次第开花,村里的创业潮,一浪高过一浪。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以奖代补的形式,分两批为贫困户免费提供小鸡苗5000羽,全村良种锥栗、黄桃种植面积近500亩。一批种植大户、养殖大户脱颖而出,带动150多农户参与。

  开好抱团发展之“方”

  30岁的杨满林,左脚残疾,繁重的体力活干不了。他卯足了劲头,自掏腰包买来鸡苗,是村里第一个养鸡专业户。因经验不足,又缺乏技术,200羽鸡苗病成活率不足5%,眼看着东筹西措来的四千元打水漂,杨满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村里的致富能人金军民,年富力强有经验,是孵化幼鸡的“老手”。调控温度湿度,及时通风消毒,给小鸡苗添食打疫苗,金军民丝毫不含糊。勤奋好学的他,还远赴江西等地“取经”,通过互联网向农科专家“拜师学艺”,养殖的鸡苗成活率常年稳定在92%以上。

  贫困户有热情、干劲足,但缺资金、没技术,靠单打独头风险大,经常费力不讨好。致富能人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致富门路广。“养鸡不能没技术,头45天是敏感期,死亡率高。”为了破难题,扶贫工作队动员金军民为村里贫困户提供托养服务,鸡苗打完疫苗,长到2斤左右再送到贫困户家中,将风险降到最低,助贫困户稳定增收。

  育好增收致富之“果”

  “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有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和致富能人做后盾,杨满林底气十足。今年,他一鼓作气扩大养殖规模,承包2亩山林,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设原生态养殖场,放养3000羽鸡、鸭、鹅等禽类。

  “我不光要脱贫,还要带着全家致富。”风险小了,干劲也足了,杨满林还种植了20多亩黄桃和锥栗,在山沟沟栽下“摇钱树”。如今,他正谋划着明年能拓展事业版图,发展蔬菜种植,创业致富当老板。

  54岁的村民杨伟年,哥哥三年前因病致残,生活不能自理,兄弟俩相依为命。杨伟年担负起照顾哥哥的重任,24小时寸步不离贴身陪护。看到村里人人养鸡,他也坐不住了,主动联系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上门要鸡苗。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他养殖的50羽鸡苗全部成活,即将上市销售。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从“要我富”到“我要富”,村民们你追我赶,谁也不服输。33户符合养殖条件的贫困户免费领取到蛋鸡,80%以上已正常产蛋,预计能为每户创收近5000元。为了对接销路,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牵线搭桥下,长沙县委党校向蒲塘村伸出了“橄榄枝”,签下首笔订单,贫困户养殖的部分家禽将输送到食堂餐桌上,实现销路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