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人物:安徽省肥东县残疾农民崔万志,他如今是浙江大学的客座讲师。由于出生时难产缺氧脑瘫,留下终生残疾。他通过互联网卖旗袍的故事已成为创业典范。2007年,崔万志开始正式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现在我的网店8成衣服都是自家工厂设计、制作的,解决了货源问题,保证了质量,也降低了成本。”崔万志说,作为首批进驻淘宝商城的服装品牌,2008年,他的网店就实现销售额100万的突破,扭亏为盈。
崔万志的网店已成为安徽最大的淘宝网店之一。他的员工也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近两百人。除了自己是残疾人之外,他的公司本部安置了近10名残疾人就业。除了网店以外,崔万志开始开实体店经营高档旗袍,他还计划在网店经营坚果,涉足更多的领域。
合肥市包河区的崔吉平同样是一个在互联网时代大放异彩的创客。腿脚不便的他为聋人创造发明了一款国家专利产品“聋易通”。它以互联网为基础,运用在线语音、视频呼叫通话技术和手语在线翻译,在聋人和正常人之间建立无障碍通道,解决聋人看病就医购物等生活问题。“聋人手机上装一个聋易通软件,就可以和正常人进行无障碍沟通了。”崔吉平说,他正在不断调试改进,不久的将来就会在各大医院、行政服务大厅等窗口启用。
现代农业有你更精彩
在潜山县搓水镇拥有300亩瓜蒌子生产基地,从事新型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主陈结来是当地有名的创业明星。虽然失去了右手,但不影响他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他除了拥有瓜蒌基地、菜叶基地,还发展桑蚕产业,同时将废弃桑枝变废为宝种植食用菌。
“每年春天忙采茶、炒茶,同时还要养蚕。等到10月份,剩下的时间就是加工瓜蒌子。”陈结来说,自己之所以经营这么多品种,就是为了循环利用、生态发展。
陈结来除了采取租赁形式建有公司自己的生产基地外,还通过与农民签订订单合同发展蔬菜、瓜蒌、蚕桑、茶叶等优质农产品基地接近2万亩,各类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农户1000余户,由此形成了“农民经纪人+公司+农技站+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与以往模式的区别在于农民经纪人的参加,并在组织链中起牵头作用,被当地人誉为“陈结来”模式。
合肥市天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丁伦保在一次车祸中右手致残,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现在的他免费提供技术、菌种,带动没有技能的残疾人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每天上门学习请教的残疾人络绎不绝。“帮助他们的同时充实了自己的人生。”丁伦保说,看到这些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贫困,很有成就感。
“去年8月,我省出台了促进残疾人家庭增收加快实现小康步伐的意见。”安徽省残联的高青琳处长介绍说,安徽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扶持残疾人及其家庭开办家庭农场、网店和社区便民服务网点等。
出口创汇不同寻常
安庆市中平制衣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总刘忠东是一位脸部重度烧伤、左手不健全的残疾人。他创办的这个制衣企业从事童装外贸的来料加工,面积不大的工厂里有近50个工人,其中有十来个都是身体不同程度的残疾人。
“我是2008年从外地打工回家乡创业的。因为身体有残疾,不想依靠别人的帮助生存,时刻提醒自己要自力更生。”刘忠东说,正是凭借自己的毅力掌握了缝纫技术,并把它作为生活的本领。近年来,受出口创形势的影响,服装制造业利润下滑。但刘忠东却从来不去找政府部门求助。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裁减员工,也没让一个残疾人下岗。与其他企业老板有所不同的是,刘忠东从来不以老板姿态自居,时常加入工人们的队伍,与他们一同做工加班。
“我们开办了全国唯一一家残疾人就业婚恋网。”安庆市残联理事长童宏葵介绍说,通过量体裁衣式培训、推动残疾人因人设岗等系列举措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在当地,像刘忠东这样的创业典范还有很多。
热门信息
阅读 (917)
1 于丽:大棚种植君子兰年入10万元找到致富“金钥匙”阅读 (855)
2 容县三兄弟山泉水养鱼觅得致富真经阅读 (800)
3 小伙曹金林返乡创业养石蛙年赚20万阅读 (732)
4 天津花农李振光巧种大棚花卉走上致富路阅读 (720)
5 “香蕉一姐”种植香蕉亩产值高达3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