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人物:蒋金海,幼时意外失明,18岁就承担起养家的责任,他是如何执着养蜂20余年走上成功创业致富路的?
来到兴隆镇养蜂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用薄布遮盖起来的蜂箱,被遗漏在箱外的几只蜜蜂发出嗡嗡嗡的声音。“蜜蜂是最勤快的,在春天开花时节,到处都能见到蜜蜂,觉得很好耍!”记者见到残疾人蒋金海,说起为什么成为养蜂人,他满脸甜蜜。
幼时意外失明 18岁担起养家责任
今年48岁的蒋金海,是渝北区两路街道汉渝路人。“两三岁的时候,跟几个小孩一块玩儿,眼睛不小心受伤,当时立即被送往就近医院,诊断结果得知为左眼失明。”带着一副黑色边框眼镜的蒋金海这样描述自己幼时的经历。
18岁那年,初中没念完就辍学的蒋金海成了渝北区长建工贸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在单位工资虽然不高,但却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就在这样的年纪,家人的生活开支都由他一人承担。2002年,公司解体,所有员工都成了失业人员,蒋金海拿着工厂补贴的四万元在渝北区渝行路摆了一个烟摊维持生计,日子过得还算将就,可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不尽如人意,经营几年后由于房屋拆迁烟摊无法继续做下去。
从小自学养蜂技术 深入农村辗转乡野
在1982年,蒋金海开始尝试自己养蜂。“当时,我老汉养了三箱蜂子,觉得很好耍,特别是在开花的时候,到处都能看到。于是就从我们老汉手上接过来自己养,养的耍。”蒋金海这样给笔者讲述。
烟摊生意无法持续后,崇尚自由生活的蒋金海不甘愿为别人打工,于是,就下决心把蜜蜂养好,加上从小又非常喜欢,如此一来,蒋金海有计划地辗转在各个乡镇,统景镇、石坪镇、兴隆镇……凡是有养蜂人的地方都会看到他孜孜不倦奔走求学的身影。“那个时候,我就专门找养蜂人摆龙门阵,悄悄学习他们的养蜂技术,回来自己琢磨研究。书上很多东西是学不到的,必须到农村去。”蒋金海说,只要是他到过的地方,都会去打听当地的养蜂人,跟他们聊天,观察蜜蜂,了解蜜蜂。
2012年,蒋金海在兴隆镇办起了属于自己的养蜂场。由最初的三箱蜜蜂发展到一百多箱,年产量十余斤一箱,纯收入能有7-8万一年,供给全家老小的生活,走上了致富之路。
老伴因火受伤携手 15年编织“甜蜜”生活
说到蒋金海的老伴杨兴兰,蒋金海打开了话匣子:“她是一个很好的人,虽然曾经我是离过婚有个一个孩子,认识她之后我们一起15年,和孩子关系处得非常好,比和我这个当老汉的都好。”在蒋金海眼里,妻子就是一个贤惠顾家的女人。
了解后得知,杨兴兰小时候因一场大火致使肢体残疾。在亲戚的撮合下,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相处一年之后,双方结为夫妻,育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
“平时都不怎么让她干活,就是在采蜜忙的时候,需要老伴儿来支持下。”蒋金海说。
二十余年执着养蜂 明年欲开网店
谈到如何会选择兴隆作为养蜂场,蒋金海说:“环境非常重要,特别是绿化面积要多,还有就是树木要多,在兴隆镇,洋槐树比较多,花开之时,甚是繁华。当时我考察了很多地方,兴隆这边特别适合养蜂。”
每年的春天和秋天便是养蜂人最繁忙的时节,采花、酿蜜都在这个季节完成。因此,每到春天的2、3、4月份、秋天的9、10月份便是蒋金海最繁忙的时候,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出发去蜂场,把蜂子放出去采蜜,前期后后忙完,晚上五六点才回家。
蒋金海说,那段时间每天检查蜂箱是最核心的工作,仔细查看蜂箱里是否有糖、有蜜,蜂子是否生病,生病后该如何医治等等,像照顾小孩一样,何况一箱上万只蜂子,更不能马虎。
“养蜂最重要的是技术,最害怕的就是蜜蜂生病,生病轻微会影响蜂蜜质量,严重的则导致死亡,干旱不行、雨水太多也不行,都不利于他们生长繁殖,到现在我养蜂差不多二十余年了,知道了它们的习性,明年打算开个网店,我将一直做下去。”蒋金海满是幸福地说。
当笔者问起20余年执着养蜂是否会觉得辛苦时,蒋金海满是爽朗:“我们一直很快乐!可以有自由的生活,加上我从小就喜欢。”
热门信息
阅读 (917)
1 于丽:大棚种植君子兰年入10万元找到致富“金钥匙”阅读 (855)
2 容县三兄弟山泉水养鱼觅得致富真经阅读 (800)
3 小伙曹金林返乡创业养石蛙年赚20万阅读 (732)
4 天津花农李振光巧种大棚花卉走上致富路阅读 (720)
5 “香蕉一姐”种植香蕉亩产值高达3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