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网

研究生当“鸡倌”创办土鸡养殖合作社实现利润20多万元

  致富人物崇庆,今年27岁,是安徽师范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2013年7月毕业后,我没有像很多人一样去争抢大城市里条件优越的工作岗位,而是通过择优选聘,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来到偏远的天长市金集镇井亭村工作。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一下自己。

  刚到井亭村时,我看到这里到处是低山丘陵,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花生、玉米和红薯等农作物,经济条件不好,村里的壮劳力多半到外地打工经商去了。我心想,既然自然环境无法改变,就要找到一条适合井亭村特点的发展新路来。

  我发现,这里的草庙山远离工业区,没有污染,地域宽广,植被茂盛,十分适宜发展生态养殖业。于是,我跑遍了金集镇及周边乡镇的20多户养殖户和相关市场,最终选定耐热耐寒、适应性强的山地土鸡作为养殖对象。

  接下来,我四处拜师学艺。从本省的来安、和县、当涂到江苏的仪征、山东的寿光、浙江的桐乡,谁养鸡养得好,我就拜谁为师。当时一些村民不理解,认为我太傻,身为一个女研究生,放着城里的工作不找,非要到农村来受苦。

  2013年9月,我从父母、亲友处借来19万元,向村里承包了40多亩岗坡地,发起成立了草庙山土鸡养殖合作社,并购入第一批3600只山地土鸡苗,在山坡上开始了生态放养。

  为了养好山地土鸡,我索性搬来铺盖,一头扎进“鸡窝”里,和社员一起昼夜观测、精心侍弄。当时已是秋天,天气转凉,我和社员们全天候、三班倒在雏鸡温室里值守,认真记录每个参数。然而,由于养殖经验不足,控温、控湿不到位,还是出现鸡苗死亡现象,最多一次损失了近百只鸡苗。当时,我手捧死去的鸡苗心疼、自责,泪流满面。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崇庆,你要挺住,这可是你带头搞的第一个创业示范项目,乡亲们都在看着你……

  之后,我每天看书、上网,到现场观察,向有经验的养殖户求教。经过大半年艰苦摸索,终于掌握了养殖技术,合作社管理也渐渐规范。 2014年春天,咱们合作社第一批土鸡终于“出山”了,给社员们带来了不菲的收益。2014年,合作社出栏土鸡8500多只,实现利润21万多元。村民们纷纷对我这个“鸡倌”竖起了大拇指。

  眼下,我们合作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销售,需要扩大销路,让山地土鸡进入更大的市场,卖出更高的价格。为此,我正在忙两件事:一是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草庙山土鸡及土鸡蛋商标,二是建立草庙山土鸡养殖合作社网站,利用网络加强产品宣传,搭建农村电商平台。我的目标是让草庙山土鸡飞得更远,飞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超市货架和百姓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