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秸秆变废为宝须政策扶持
如何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有哪些利用方式更便于推广?我省的一些乡村和企业已经在探索出路。
秋收过后,田野里遍地狼烟的景象年复一年地在这个时节重复,“焚烧秸秆”总是绕不开的话题。不能烧,那么遍地的秸秆又该如何处理,俨然成了丰收后的烦恼。
然而,在一些农村的田野里,却看不到秸秆焚烧后的痕迹。记者不禁要问:为什么这里没有烧秸秆?没烧的秸秆又去了哪里?
能卖钱,谁还费劲点火去烧
“我们早上6点就下地干活了,一直干到晚上天黑。要赶在下雪前,把地里的秸秆都收回去。”11月18日,榆树市泗河镇泗河村边的田地里,60多岁的农民屹守恒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台秸秆打包机,一天就可以把2公顷多的秸秆打包,打包后的秸秆将送去工厂加工成颗粒。
在一台拖拉机的带动下,打包机首先把散落在地上的秸秆收集起来,经过切割和压实等工序,秸秆从机器尾部“掉”出来时,已经被绳子捆扎成一个规整实成的长方体。在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田野里,看不到火烧之后黑褐色的斑驳,那些一方方捆扎好的秸秆,成了乡野间的独特风景。
这台秸秆打包机的主人是泗河镇吉林村农民樊维天。今年春天,他在镇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一台秸秆打包机和一台秸秆颗粒加工机。在秸秆颗粒加工厂里,樊维天告诉记者,加工好的秸秆颗粒主要销售给周围村屯的村民,用作生物质锅炉(以秸秆颗粒为燃料的锅炉)的燃料,这些秸秆颗粒还可以用水泡之后做牛羊饲料。这个加工厂一天能加工8吨颗粒,一年开工5个月,收入8万多元钱不成问题。“这两年,秸秆颗粒很好卖,供不应求。”
据了解,一公顷地可产玉米秸秆5至10吨,每生产1吨秸秆颗粒,需要1.2吨秸秆。按照樊维天的加工厂产能计算,他一天需要消耗9.6吨秸秆,一年的消耗量为1440吨,相当于180公顷农田的秸秆量。“以加工厂为圆心,我收购3公里半径范围内的秸秆。”樊维天说,秋收后,他就忙着在附近村屯收割、打包秸秆。收购时和农民都是现金结算,平均一公顷地的秸秆收购价格为2000元。还有的农户只是要求他们把地里的秸秆清理、运走,并不要钱。
屹守恒说:“以前秸秆没办法处理,我们也都烧了。现在有人给收,能卖钱,谁还费劲点火去烧啊。”他说,被火燎过的秸秆就没人收了,所以附近越来越多的农民不烧秸秆。
在泗河镇金源稻草加工厂里,稻草打包机的轰鸣声传到很远,厂房里方方整整的稻草墩摞得高高的。一辆卡车装载着满满一车稻草开到了门口,年轻的厂长孙洪臣和工人们一起忙着打包稻草。“一年可以加工转化稻草3500吨,是700多公顷的稻田的秸秆量。全镇有水田2800公顷,1/4都在我这里加工了。”孙洪臣说,从地里收割回来的秸秆除尘后加工成颗粒、草粉,产品销往内蒙古牧区,还有一部分出口。
放入颗粒,接上电源,风机响起,火花跳跃,不到五分钟时间,放在生物质锅炉上的水就烧开了。在炮手村村部,村民赵德新给记者演示锅炉的使用方法。这种锅炉,就是秸秆颗粒最主要的“消耗者”。
“这可比过去烧煤的灶好用太多了。”赵德新说,去年村部里安装了这台锅炉,为了给村民示范。村民们看到这种锅炉的优点,也知道了秸秆更多的用途。他说:“很多村民已经在考虑安装这种锅炉,这样,将来对秸秆颗粒的需求量就会更大,地里的秸秆就都有了用处。”
培育市场,为秸秆找出口
榆树市泗河镇党委书记赵百龙经常笑称自己是一个“扛着秸秆走天下”的人,在他的口头经常挂着两笔账。
第一笔:泗河镇目前有耕地1万多公顷,年可产生秸秆约10万吨。以一公顷秸秆产生效益计算,秸秆转化颗粒经过利用后可创经济价值3500元,扣除生产成本1000元,剩余纯利润2500元,其中加工企业获利润1000元,农户自己收入1500元。如果全镇每年可以转化秸秆5000公顷,将增收750万元。
第二笔:以农村一户住宅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取暖为例计算,一冬取暖用煤约2.5吨,每吨价格1200元,一冬费用3000元。用秸秆颗粒取暖,每天需要颗粒15公斤,一冬需要颗粒2.2吨。按市场价700元/吨计算,一冬费用1540元,再加上锅炉电费,每户每冬使用颗粒取暖费用不足1700元,比燃煤取暖节约1300元。
这两笔账,算的都是将秸秆转化利用、变废为宝的效益账。
“焚烧秸秆屡禁不止,症结就在找不到秸秆利用的出口。”赵百龙说,把秸秆颗粒项目作为产业化发展,为秸秆找到利用出口,既可以制止农户在秋收时焚烧秸秆,又可以给百姓创造附加效益。他有一个规划:在全镇13个村,村村设立颗粒加工点,一方面引导农户使用生物质锅炉,一方面让秸秆有“用武之地”。
从2008年开始,榆树市达远能源公司就开始生产秸秆颗粒锅炉,目前该公司已经在全市安装锅炉3000台,并在恩育乡宝山村建设“绿色能源示范村”,还有三个“生态能源村”试点正在建设中。对于发展秸秆产业,他们公司将秸秆颗粒生产、生物质锅炉安装改造、户用沼气修建和有机肥生产相结合,摸索出一条“四位一体”生态能源建设模式。总经理温学润对记者说,这个模式可以达到废弃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可以彻底改变农村传统的用能方式。
不仅仅是用作生物质锅炉的燃料,我省各地还在摸索秸秆综合利用更多的途径。
在长春,大成集团掌握着国际领先、国内第一的秸秆制糖技术。经过实验,2.5吨秸秆可转化出1吨精制秸秆糖。
在德惠,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8%。其中,还田28万吨,用于沼气和压块燃料30万吨,制成氨化青贮饲料26吨,发电30万吨,造纸70万吨。
……
“我们每年要收购周边100公里范围内村屯的5000多公顷、12万吨的全株玉米用来发酵做饲料。”在镇赉县黑鱼泡镇报马吐村的瑞信达原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的奶牛基地,厂长助理郭振鹏介绍,公司收购一公顷全株玉米要比正常的玉米收购价格多出3000多元,按照5000公顷的收购面积,这部分的投入就是1500万元。“这些秸秆如果我们不收,农民也只能烧了。所以我们回收秸秆在能源循环利用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增收。”郭振鹏说。
11月20日,吉林市东福米业种植基地的稻田里,两台秸秆打捆机正在作业。公司副总经理杨靖告诉记者,公司里建了一座秸秆颗粒加工厂,2500多公顷稻田地的秸秆都会被加工利用。1/3用作牲畜饲料,其余的用于锅炉燃料,为整个园区供暖。颗粒烧过的灰是优质钾肥,再全部还田。
“秸秆综合利用,不仅是禁烧需要,也更是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要求。”杨靖说。
根治处理难题,须政策扶持引导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我省各地对于秸秆综合利用的水平程度还参差不齐,对秸秆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对此,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调研员佟继良作出了分析。
“这其中,有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缺少政策扶持。”佟继良说。
“以一个日加工量8吨秸秆颗粒的加工点为例,它的收储半径如果超出5公里,运输成本就要高出收益。”他说,目前我省还缺乏完整的专业化原料收集、运输、储存及供应体系。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化收储模式,秸秆加工企业的收储运成本高、效率低,直接导致这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
政策方面,佟继良说:“单单一个‘禁’字,难以彻底根治秸秆处理难题。这需要堵疏结合,政策扶持引导综合利用。”首先,国家对使用清洁能源的行为没有经济补偿,特别是国家对使用生物质燃料没有补贴,使清洁能源在与石化燃料竞争中艰难前行。我省还没有明确将秸秆颗粒燃料列入清洁能源范围,影响办理环保手续,享受不到有关补贴。对于生产加工企业而言,则缺乏税收和电价优惠政策的支持。在采访中,秸秆颗粒加工企业都表示,高昂的电费是加工过程中最大的成本。此外,收购秸秆没有进项税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也增加企业税负。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佟继良有着深刻的思考。类似秸秆颗粒燃料这样的清洁能源能否被广泛利用,关键在于相关的炉具是否被推广普及。
佟继良提出的建议是:鼓励农民和城镇居民使用生物质锅炉,比照节能家电补贴模式,对购买达标的炉具的消费者给予补助;对现有燃煤小锅炉改造为生物质锅炉的给予补贴。“发放补贴给实际使用者,也有利于核实补贴发放的真实情况。”
此外,也要鼓励成型加工企业发展,对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给予补贴;对超标排放的中小燃煤锅炉收取排污费,用于补贴生物质锅炉;建议在煤改气锅炉进程中将生物质锅炉纳入清洁能源范围。
在政策引导下,可以形成产业链条,进而做好综合利用大文章。佟继良说:“使用秸秆颗粒燃料,其实是改变了秸秆的焚烧方式,却可以破解秸秆这个‘丰收后的烦恼’。”
热门信息
阅读 (6202)
1 生财有道:陈小东一亩稻田赚四万元的财富玄机阅读 (4773)
2 [致富经]聂玲利养殖巴马香猪年销过千万阅读 (4556)
3 [致富经]张京宝做出鲜腐竹 豆浆里挑出亿万财富阅读 (3975)
4 [致富经]广东佛山谭健标养鱼总能超前一步二个月赚千万阅读 (3626)
5 一只鸡卖到240元!90后小伙张涛养白骨顶鸡赚钱就靠六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