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网

小龙虾电商经营,互联网为创业者提供好平台

十年前,小龙虾刚开始流行的时候,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王肇辉在簋街试过几家小龙虾餐馆,然后,他选定了主营麻辣小龙虾的胡大餐馆,一直吃到了现在。作为小龙虾爱好者,他喜欢在晚上聚上三五好友,边聊边吃。王肇辉的这个爱好为身边朋友所熟知,以至于在朋友给他的小孩送衣服的时候,都选择了一套卡通龙虾装。

现在,胡大从十年前的无名小店变成了连锁商家,在簋街上有四家连锁店。而簋街也成为了小龙虾餐馆聚集的一条街。十年,不仅是小龙虾市场发生了变化,在它背后,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改变。快节奏的北京,人们日常的生活压力很大,一天下来紧绷的状态,因为麻和辣,食客们得以舒缓个人的压力。而在晚上慢慢吃小龙虾聊聊天也适合与朋友相聚。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小龙虾生意井喷。

工具

吃小龙虾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创业者熊姝玮的第一批小龙虾顾客全部来自她的微信朋友圈。

熊姝玮原本在一家媒体的市场部工作,平时自己也喜欢吃麻辣小龙虾,最多的一次她买了7斤虾一个人吃,“自己都吃嗨了”。她觉得在媒体做市场有时候没有成就感,做一二十个PPT有一个客户通过就算不错了,而自己对做饭却是发自内心地喜欢。熊姝玮决定辞职创业,创立了“麻小熊麻辣小龙虾”。

一开始,没名气没顾客的麻小熊就没选择打广告。熊姝玮将麻小熊的小龙虾送给自己原来的同事和领导尝一尝,这些媒体人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推荐了一下,当天麻小熊的微博粉丝就由十几个增至过百,也有很多人加了他们的公众号。“媒体人创业要支持。”很多媒体同行留言,麻小熊的名字就这样口口相传,开始扩散开来。

麻小熊进入这个市场的同时,今年也有很多互联网公司开始做起小龙虾外卖广告。在北京的地铁里,世界杯期间,人们能看到大量电商网站挂出的跟小龙虾相关的广告。和麻小熊这类创业者不同,这些大商家已经跨越了从社交网络上拉身边好友成为用户的阶段,而是直接用密集的广告向大众推广自己的产品——现在用户已经养成通过电商网站购物的习惯,与电商渠道配合销售自己的产品成为大商家的选择。当然,这样的推广所需要的资源和资金不是创业团队所能承担的。

一开始看到这些,熊姝玮想,“完了,这些大头都在做,要逼死我们。”后来她发现有人喜欢大店,也有人就是喜欢小店。“市场这么大,他们抢不过来的。”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同行能把小龙虾外卖的文化氛围炒起来,麻小熊就可以跟着一块,“人家吃肉、我们喝汤就够了。”

熊姝玮趁热打铁给“麻小熊”申请了微信公众号,但她更主要地是使用普通的微信账号来让顾客加好友,咨询和下单以及做客服工作,这样也更适合麻小熊目前的状况——普通账号不会像公众号那样被折叠到一个目录之下,用户在看朋友圈内容的时候都能看到麻小熊发的信息。顾客们加了好友之后,也可以看到麻小熊朋友圈里发的小龙虾照片和各种活动,以及顾客吃小龙虾的故事,这些都像是在看朋友的生活经历一样。

越来越多的像熊姝玮这样的小龙虾老板让这门生意的订餐渠道变得多元——微信、淘宝、微博、微店……他们结合电商和外卖配送的思路,做出了区别于传统餐饮堂食的另一种形态。

相比微博,熊姝玮还是更喜欢微信朋友圈,很多小生意都是从微信朋友圈开始的,在那里你能告诉朋友你有了一个新事业,而这些朋友会成为你的第一批顾客。“微博是公开性的,所有人都能看到,人家可能看就看了,他不会有下一步动作。但他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会在里面点个赞。”用户点赞以后她就很高兴,因为她发现大家并没把她拉黑。“我很害怕营销后被人拉黑的。”熊姝玮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为了能和用户更好地互动,让用户在接触品牌订购商品时有更好的体验,有些小龙虾商家也根据微信提供的接口来开发程序,完善微信服务号的功能,或者购买服务商提供的整套系统,让消费者买得更方便。

对于麻小熊,熊姝玮在创业时起名字上就想不直接说出小龙虾三个字,因为这样会在品牌上限定自己,将来难以增加品类。目前麻小熊小龙虾等产品产量还能增加,供应能做得过来,但是配送跟不上。作为老板娘,她会骑着小摩托或者开着车亲自上门送小龙虾,有时候还会给顾客唱首歌。客人看到老板娘亲自来送,感受到的不是冰冷的买家和卖家的关系,感觉也会不一样,她在接触中也能获得来自顾客的第一手的反馈。

这些不断渗入的互联网工具让小龙虾爱好者不仅可以去簋街的胡大餐馆与朋友聚会吃小龙虾,也可以在家等货上门。而电商和物流配送则让北京之外的全国地区,都能品尝到小龙虾食品。现在,在自己家中,想吃小龙虾时,王肇辉也会点上一些外卖小龙虾。

虽然麻小熊现在平均每天卖出10到15份外卖,总量在两三百只小龙虾,但对于目前的状态,熊姝玮觉得微信只是一个渠道,带来的只是客流量,麻小熊还只是披着用微信卖虾的外壳,其他环节还是传统外卖——充其量只是个小生意。

熊姝玮佩服的是她的同行,麻库。她认为用技术手段来支撑生意的麻库才是在“做商业”,从思路到运营、品牌、系统,麻库的整个体验都让她喜欢。除了卖小龙虾,麻库在微信上开发的店铺系统将来也能作为一个产品出售。

思维

熊姝玮提到的麻库,其创始人吕品之前曾担任凡客诚品的产品总监,并在UC、高德地图等互联网企业工作过。今年3月,麻库上线,提供小海鲜外卖。

就像做互联网产品一样,吕品在用互联网思维经营他的小龙虾生意。

相对于簋街麻辣小龙虾的味道,麻库有自己的定位,麻库认为它的消费者并非是簋街的那些消费者。麻库团队花费了一个月研制出了一套配方,“为了保证味道的稳定,我们将汤料、油料、香料配制成底料包,制成标准化的烹制方法。”吕品说。

麻库会定期回访客户,根据反馈意见,来改进用户体验。比如有用户反馈吃皮皮虾时,它的边刺会扎伤手指,花螺里面有沙子以及小龙虾不入味等问题,他们都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就像互联网产品迭代一样,麻库每周都会改进优化产品的配方和烹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