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苑]麦田上的无人机 20160517
【主持人】:在小麦拔节到抽穗的这段时间里,种植小麦的农民朋友是非常忙碌的,为了让自家小麦能有一个好收成,在自家地里除草,预防虫害,那是从早忙到晚。可是,今年对于孙年玉来说不一样,他家的麦地里,来了几个生面孔。
【解说】:这些无人机是孙年玉请来消灭蚜虫的。
小麦在拔节到抽穗的这段时期,是小麦生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长的好了,就能为小麦丰产打下一个好基础,如果长不好,就会影响产量。
孙年玉是种庄稼的老把式,和小麦打了十几年交道,知道在拔节到抽穗这个时期,小麦的病虫害主要是草害,纹枯病和蚜虫。
今年和往年一样,草害和纹枯病如约而来。孙年玉对付它们的方法很简单。
【采访】孙年玉:人工打药,100个人,打三到四天。
【解说】:早在十天前,孙年玉就已经雇人打药,把草害和纹枯病防治住了。
眼下让他发愁的正是——蚜虫。
蚜虫出现的日子,基本上都是在小麦拔节后期,所以,在往年蚜虫出现的时候,孙年玉都能及时雇人打药,防治蚜虫。
可是,今年天气情况不一样。
【采访】孙年玉:今年遇到特殊情况,气温比较高。
【解说】:今年温度回升早,气温高,本来应该在小麦拔节后期出现的蚜虫,在拔节中期就出现了,蚜虫出现的时间比往年早了大概1周左右,这让孙年玉有点措手不及,临时根本找不来100个人打药。
别看蚜虫只是早出现几天,如果不及时治住蚜虫,三四天就能成灾,蚜虫繁殖速度惊人,两到三天即可繁殖一代,一次50个左右,也就是说,一只雌性蚜虫,2天以后就拥有2500个后代,4天以后就拥有125000个后代,6天以后就拥有6250000个后代,蚜虫的繁殖速度呈几何倍增长。
【采访】孙年玉:今天看不到的,你明天一看全都是蚜虫,繁殖能力特别强。
【解说】:蚜虫的破坏力,在昆虫界那是出了名儿的,庄稼,蔬菜都是它祸害的对象,被它盯上的植物,蚜虫会像吸血鬼一样,利用尖锐的口器,插入茎秆中吸取汁液,一边吃,一边扩散种群,几天之后,植物上密密麻麻全是蚜虫,很快就会被吸干。
【采访】江苏省建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推广研究员 吴爱国:蚜虫在小麦抽穗之前,危害下面的叶片,吸取汁液,使小麦发黄,影响生长,影响光合作用,小麦抽穗以后,蚜虫还会转到穗部,直接吸取小麦内胚里面的灌浆,蚜虫防治不好,可以使每亩地的产量下降200斤。
【解说】:孙年玉包了将近3000亩地,如果每亩地产量损失200斤,3000亩地就会损失60万斤小麦。
孙年玉心里清楚,要想避免损失,就必须在蚜虫刚出现的时候,马上对蚜虫进行防治。
【采访】孙年玉:发现蚜虫以后,就要防治,最好的防治时间,就三天,三天之后,效果就差了。
【解说】:到了第四天,平均每只雌性蚜虫就会拥有125000只后代,这个时候想防治蚜虫,那可就难了。
【采访】孙年玉:蚜虫多了以后,打药的时候不可能棵棵都打到,打不到的地方,它还会活下来的。
【解说】:活下来的蚜虫,要不了多久,就又会形成虫害,要想不减产,就还得再请人工,再打药,不仅浪费农药,多花工钱,而且还会污染土壤。
所以说,每年小麦的蚜虫防治,都是以预防为主。在蚜虫少的时候,赶紧打药,消灭蚜虫,这样就能有效地遏制蚜虫的数量。孙年玉种小麦是个老把式,根据他的经验,往年在蚜虫刚出现时,就开始打药。谁料今年蚜虫早来了一个星期,这让他措手不及。
孙年玉着急的是,如何在短时间内防治蚜虫,保证麦田产量。
【采访】孙年玉:要是处理不好,到时候小麦肯定减产。
【解说】:孙年玉赶紧把当地农业科技研究所的专家,请到麦田里,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快速消灭蚜虫。
在听了孙年玉反映的情况以后,专家为他推荐了一个团队。这个团队靠的不是人多,而是用无人机,10架无人机,能把他的3000亩小麦,一天打完药。
【采访】江苏省盐城市无人机植保专业合作社技术员 李治亚:我们这款无人机是一个六旋翼的植保飞机,构造也比较简单,这是个螺旋桨,这是个电机,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动力系统,像这边的话,它是一个电池,电池的话就是负责整个一个动力的供电,它负责飞控供电和电机供电,下面的话,它是一个喷洒水壶,10公斤的一个水壶,就是我们的药箱,通过水泵,让水通过导管,水流到喷头里面,通过电机加速,甩出去。
【解说】:调试完无人机,吴成伟根据专家开出的药方,结合麦地的实际情况,配置好农药以后,就让团队开始打药。
【采访】江苏省盐城市无人机植保专业合作社技术员 李治亚:一般作业的情况下,无人机一个架次,能够喷洒12亩地左右。
【解说】:无人机在撒药时,每次覆盖直径达到3米,一台无人机每天可以撒药300亩地。不仅效率高,而且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打药比人打得好。
为了能直观的看到无人机打药的效果,无人机团队决定做个试验。
无人机飞过,撒在纸片上。
【采访】:
记者:我看我们这个小水滴很明显,我发现咱这个小圆点都是很规整的。
李治亚:你看我们这个小圆点是很均匀的,主要是因为我们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它有一个下旋气流,这样可以把雾滴,直接压在植被上。
【解说】:为了和无人机喷药做个对比,无人机团队用背带式喷雾器又做了一次实验。
【采访】:
吴爱国:这个水多,水滴颗粒大,分散不均匀。
记者:全是带尾巴的,而且圆形不是很规则。
吴爱国:这个水滴很大,空白也很多。这个雾点子很小,但是密度比它大。
【解说】:两种喷法,一个是点大,一个是点小,它们对于防治效果,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采访】江苏省建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推广研究员 吴爱国:通过这张纸可以看出,无人机喷洒还是比较均匀的,雾点很细,能都达到这个白纸上体现的雾点,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喷雾状态。
【解说】:人工喷雾器,喷出的雾滴大,乍一看,红药水面积大,其实它的喷洒并不均匀,而且,密度也没有无人机喷洒的大。
无人机打药分布均匀,对于作物来说,能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采访】江苏省建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推广研究员 吴爱国:打药要求农药在叶片上分布均匀,这样就通过农药逐步的传导,传输,这样一来,我们就使农药分布到我们叶片的每一个部分,这样才能保证防效。
【解说】:如果农药分布不均匀,防治效果就要差很多,人工喷雾器喷洒出的雾滴大,在叶片上容易聚合,别看是一个聚合的问题,聚合不聚合,防治效果完全不一样。
【采访】江苏省建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推广研究员 吴爱国:集中以后,沿着叶片向下流,流到土里去,一个是防效差,最后对土壤也有污染。
【解说】:其实背带式喷雾器,在以前也是重要的科技创新。自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广泛适用于果园、园林、大棚;对小麦、玉米、高粱、甘蔗等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以及花卉、蔬菜、果树等的病虫害的防治。但是和无人机相比起来,它就显得落伍了。
无人机喷药比人工喷雾器先进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把高浓度的农药变成超微量的雾滴,喷洒出去。
【采访】江苏省盐城市无人机植保专业合作社技术员 李治亚:我们水泵的流量是一分钟一升水,我们要确保在一分钟的情况下,把一亩地,用一升水喷完,相对来说农药的比例比较高。
【解说】:背带式喷雾器,由于压力不够,需要大量的水,把农药稀释很多倍,喷药时,喷头才不容易堵。
而无人机可以喷洒高浓度农药,原因就在于,它上面有一个不一 样的喷头。
【采访】江苏省盐城市无人机植保专业合作社技术员 李治亚:因为我们是一个离心式的喷头,相对来说喷洒高浓度农药,它有一个优势,因为我们这里面有个孔,间隙比较大,农药流进去的话,它相对来说不容易沉积,也不容易堵。通过导流管,把农药倒进入喷头,在通过我们离心电机高速运转,让农药在高速运转下,形成以个很细的雾滴状,这样就可以均匀的喷洒在植被上。
【解说】:农药在进入喷头以后,通过里面弯曲的水槽,在高速旋转中,就会形成雾状小水滴,均匀的落在叶片上,不会造成农药的浪费。
有了离心喷头以后,还有一个好处,它能减少90%左右的用水量。
这可不得了,要知道传统的背带式喷雾器都是先放农药,然后用水稀释,一个喷雾器的容量基本上在15升左右,其中农药由于浓度高,占得比例少,完全靠水来把农药打出去,这样喷雾器的用水量就相当大了。
【采访】江苏省建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推广研究员 吴爱国:无人机喷药,一般每亩地用水量是一升,人工喷雾是15升到20升,这样对减少用水量,是很好的效果。
【解说】:100个人打3000亩地的成本是28000元,使用无人机打药的成本是30000元成本看起来差不多,但是,无人机打药的好处可就多了。
第一,可以节省时间,无人机打药一天顶人工干三十天,
第二,无人机打药密度合理,可以喷洒高浓度农药,药效好,减少农药对土地的污染。
第三,人药分离,人工打药,人或多或少会接触到农药,难免会对人产生影响,人药分离以后,人接触农药少了,就避免了这方面的问题。
第四,还能节省90%的用水量。不过用无人机打药,要想把药打好,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一定要控制好。
【采访】江苏省盐城市无人机植保专业合作社技术员 李治亚:速度过快的话,就会导致喷洒药剂,药量比较少,如果飞的慢的话,就会导致,喷洒药剂多,过量,这样对植被也会产生药害,通过我们一些理论数据来测得的话,我们设置在4.8米,就是保证一分钟能把一亩地喷完。
【解说】:有了无人机洒药,既方便,又快捷,可以短时间内对大面积农田进行病虫害防治,有利于农田的统一管理。
通过专家现场诊断,再配合无人机打药,仅仅半天功夫,十架无人机就打完了一半的麦田,孙年玉见识到了无人机喷药的效率和效果,他决定以后防治病虫害,全用无人机,再也不会为找人难而发愁了。
防病治病这段时间,也是吴成伟团队最忙碌的时候,天天都能接到用无人机防病治虫的农活。话再说回来,那么吴成伟当初想到要组建这样一个专业的无人机团队,其实也就是看到了农民朋友打药的辛苦。
【采访】江苏省盐城市无人机植保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吴成伟:因为目前的用药,还存在一个粗放式用药,包括我们一些农民兄弟,担心药用不到位,导致病虫草害的危害。
【解说】:我国提出2020年农药化肥零增长,这就要求农药的使用更精细,通过精确测量,得到准确的数据,才能使得农药使用更科学。
【采访】江苏省盐城市无人机植保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吴成伟:我们通过专业的植保服务团队的打造,通过专业的植保方案,来帮助他精准用药,少用药。
【解说】:现代农业,其实要求的就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为了有效的保证农产品质量,农业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根据现代植保理念,应用现代植保设备,更好的为农作物的生长保驾护航,这也是现代农业的体现。
别看那现在吴成伟的无人机团队很专业,在刚组建的时候,也是走过弯路。
几年前,无人机洒药团队刚组建的时候,团队使用的是这种直升飞机式的植保无人机。
这个直升机式植保无人机,它的载药量有16升,喷洒直径在5米左右,一个架次可以飞17分钟左右,每次可以喷洒15亩地,可以说是一个植保利器,但是,这个直升机却又一个致命的缺陷。
【采访】江苏省盐城市无人机植保专业合作社技术员 成月龙:这个飞机在田间操作的时候比较困难,对起降要求比较高,有些突发情况,飞机就有可能摔下来,维修起来特别麻烦。
【解说】:直升机式植保无人机,不仅维修起来麻烦,而且维修费用高,时间甚至能长达一个月,田里等着防治病虫害呢,无人机坏了,就影响了病虫害的防治,团队的服务就跟不上。
【采访】江苏省盐城市无人机植保专业合作社技术员 成月龙:这架飞机造价有点贵,达到十几万一台。
【解说】:直升机式植保无人机价格贵,想要扩大规模,资金投入就要高,这也限制了直升机组建团队的发展速度。
针对直升机式植保机出现的问题,吴成伟带领的无人机团队决定,要开发出一款,成本低,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的植保无人机。这个时候,市面上的新出的一款无人机,吸引了团队的目光。
【采访】江苏省盐城市无人机植保专业合作社技术员 成月龙:了解到市面上有一种多轴的飞机,它的操作性简单,稳定性强,我们想能不能把它改装成农用机,我们就找了一个厂家,跟他们合作试验,制作了这款六轴无人机。
【解说】:经过和厂家的合作,结合无人植保机在平时工作中的需要,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就有了现在的六翼植保无人机。
六翼植保无人机,造价低,只有直升机式无人植保机的三分之一,质量轻,携带方便,操作系统简单,符合无人机植保服务团队的要求。
吴成伟在2015年,建立了一个线上的农业服务平台,农民朋友可以在线上咨询问题,在线下吴成伟的团队为农民朋友解决问题。
【采访】江苏克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重言:在未来的发展中,技术资源和团队的优势,通过这个农业服务平台,让农民找到他需要的服务,我们也能及时的满足他的需求。
【主持人】:作为一个“80后”,吴成伟敢于尝试新鲜事物,通过使用先进的农业植保技术,结合科学的实验数据,用药精确化,标准化,把互联网与农业服务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农业服务平台,以新技术为支点,结合专业的植保团队,为农民朋友提供专业的植保服务。我们也希望有更多,像吴成伟这样的年轻人,回到家乡,用他们新思路,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热门信息
阅读 (5240)
1 大豆播种时间是几月?种什么大豆品种好阅读 (4007)
2 芝麻种植时间是几月份?阅读 (2533)
3 玉米品种有哪些?种什么玉米品种好阅读 (1822)
4 玉米和什么套种最好?这几种玉米间作套种模式让你收入翻倍!阅读 (1759)
5 水稻低龄期慎用2甲4氯二甲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