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网

玉米螟防治一套技术一款软件来解决

  玉米作为高秆作物,在中后期病虫害防治一直是个难题,农民防治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产量。7月的内蒙古通辽,太阳火辣辣地照着茂密的玉米田。然而这里的农民并不需要顶着日头打药,他们已经享受到了预警数字化和防治绿色化带来的好处。

  一款软件:病虫预警零距离

  智能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自动小气候观测仪、高空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玉米田间立着各种高矮不同、或大或小的“新式武器”,它们都是用来进行病虫害测报的,大大提高了预警的准确率。

  农作物病虫预警既要准,又要快,只有打赢“时间战”,才能及时阻止病虫害扩散,减少损失。“通辽市农田面积比较大,而监测力量有限,过去各监测站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互补协调性差,影响了病虫信息的准确性和发布及时性。”通辽市植保站副站长李建民介绍。

  为此,通辽市植保站和专业公司合作,研发了“病虫害预警管理云系统APP”。“只要有一部拍照手机,安装了客户端软件,测报员在田里就能实时上传病虫害情况,上至自治区主管领导、下至普通农民均可在第一时间收到病虫信息,实现了监测预警零距离。”李建民拿出自己的手机向记者展示软件的运作方式。

  一旦发现难以判断的病虫,基层测报员可以先上传给管理者审核,从源头上确保了信息发布的科学性。利用这款软件,植保专家还能和测报员视频互动,现场指导,让有限的专家充分发挥作用。“这里是我们全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总指挥部,通过APP,植保专家‘坐阵’总部就能实时掌握9个旗县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在通辽市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李健民告诉记者。

  现代植保信息化平台的利用,使通辽市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中短期测报准确率提高到90%以上,突发性病虫预警期可提前10天,常发性病虫预警期可提前30天,病虫信息覆盖面入户率达到了80%,防治技术到位率由原来的60%左右提高到80%以上。

  一套技术:三年少用药100吨

  预报准了,如何防治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玉米是通辽市的主要农作物,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直接影响着全市秋粮产量。今年,通辽在全市范围内继续推行玉米螟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将“防”作为重点,推广白僵菌封垛技术。

  通辽市开鲁县是全国100个玉米病虫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县之一,记者在开鲁县玉米绿色防控示范田里走了一圈,基本看不到遭受玉米螟危害的庄稼。“我们采用‘白僵菌封垛+频振式杀虫灯+释放赤眼蜂’综合防治,3年减少化学农药用量100余吨。”开鲁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李永康介绍,目前该县已经实现了玉米螟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

  李永康告诉记者,玉米螟防治需要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防治“三管齐下”。农业措施除了选择耐虫抗虫品种,主要是收获时通过秸秆还田、灭茬、翻耙耕地搞好田间卫生。玉米螟经常在秸秆里越冬,因此秸秆还田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更是预防其危害的有效手段。

  “前一茬作物收割后,就要处理好秸秆,降低虫源基数。从5月上旬开始,每天检查玉米秸秆垛,一旦发现幼虫活动,就进行白僵菌粉封垛,减少越冬的成虫。6月下旬,开始在田间释放赤眼蜂,减少田间幼虫。”谈到玉米螟防治,李永康像行军布阵一样,说得头头是道。前期防好了,后期就能省一大半劲儿,再通过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食诱剂等方法,三年来开鲁县每年挽回粮食损失3亿斤以上,3年累计10亿斤,农民增收8~9亿元。

  在防治组织上,开鲁县以村为单位,统一组织发动、统一防控技术、统一防控时间、统一购置药品药械、统一组织防虫专业队伍,由县、镇、村三级共同组织发动,每村至少组建一支专业化防控队伍。全县共有专业化防控队260个,专业防控人员1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