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聪:怎么会这样?
他叫陈书聪,这是他今年第一次出海。
陈书聪:越来越晃了,你没觉得吗?家里人都说会晕,会吐,但是情况不知道,要看个人体质,按说我是不会晕。
今年27岁的陈书聪,拥有一家年销售额三千多万的水产品加工企业。由于禁海期间囤积的原料马上就要用完了,此刻,他正急需大量的原料来完成订单,但情况却并不乐观。
陈书聪:这两年捕捞情况都不是很乐观,近海资源越来越少,鱼货越来越少,所以说每一年需求的订单都是比较充足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原料是否足够保证。我们比较关注的是鱿鱼和螃蟹。
晚上7点多钟,台湾海峡的海面上风浪越来越大。此时,渔网已经在水下蛰伏了三个小时,渔民开始起网。
记者:这是什么?
陈书聪:鱿鱼。会喘会喘。
记者:大点声,这个情况怎么样,第一次出来的情况怎么样?
陈书聪:还不错,也有螃蟹,太喘了。
第一网的出鱼量相当不错,但陈书聪更关心鱿鱼和螃蟹的产量,就在他正仔细查看的时候,风浪突然猛烈起来。很快,第一次出海的摄影师李龙还来不及关掉手中的设备,身体就有了剧烈的反应。
记者:李龙,现在什么情况?
摄影记者:李龙:想吐。
记者:想吐是吧?
大部分第一次出海的人都会晕船呕吐,但陈书聪不仅没有任何反应,而且越来越兴奋。
陈书聪: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就站在那船上吐,龙哥吐吧,男人吐吧吐吧吐吧不是罪......
晚上十点多钟,海浪的势头依然不减,陈书聪和摄影师已经睡下了。此时,渔民已经拉起了第二网鱼,还有人兴奋地向记者展示起他们的渔获。
记者:这是什么?
陈书聪:八爪鱼(章鱼)。
记者:八爪鱼(章鱼)?
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陈书聪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
记者:你刚才不是已经睡着了吗?
陈书聪:没有啊,哪里有睡。
记者:这是什么?
陈书聪:鳗鱼。活的,会吸。活的点点在动。
记者:点点。
陈书聪:有没有看到,有没有,有没有看到点点在动。
一直到凌晨,陈书聪一直和渔民在一起干活。他告诉记者,这次出海是一次难得的经历,虽然鱿鱼和螃蟹的量并不是太乐观,但同行至少要过两天才能通过电话了解到的原料情况,他却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多付出一点,就有可能领先一步。为了应对原料紧张的问题,陈书聪正在启动一个投资近两个亿的财富计划,而他创业的初衷和目标都是为了追赶一个人。
岛美村是陈书聪的老家。在这个渔村的码头,靠海吃海的人们常年都这样忙碌着。
陈黎明是陈书聪的父亲,十几岁就白手起家做起了渔网生意。在陈书聪的记忆里,发生在父亲身上的一幕一直都现在都刺激着他。
那是十几年前的一个夜晚,母亲早就把菜端上了桌,可父亲却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迟迟不肯出来,年幼的陈书聪知道,父亲的生意又遇到了麻烦。
陈书聪:我们就在外面听到他在叹气,每次好像挫折很痛苦,很难受,好像过不去的样子,但是可能一两个小时以后就一样地好,这一两个小时他是怎么过来地,我很有兴趣,当企业家就会有这种时候。
像父亲一样去创业,过充满挑战的生活,陈书聪对自己的梦想越来越坚定。这是十八岁的陈书聪。这一年的他热爱篮球,尽情享受着校园时光,此时,打拼了三十多年的陈黎明已经拥有了一家年销售额2个多亿的螃蟹加工企业。
在很多人看来,陈书聪这位少东家的人生已经是板上钉钉,无非就是读学,出国深造,然后就等着接管父亲的企业。然而,就在读高三时的一天,陈书聪却做出了退学的决定,这个消息让父亲非常生气。
陈书聪的父亲陈黎明:刚开始会很生气,肯定生气。但是后来想来想去,既然他不读了,没有办法,就学吧,到工厂去做。在工厂如果他受不了,他就跑掉了,跑掉了应该会去读书。
这是陈书聪父亲工厂的冷库。退学后的陈书聪就被父亲派到了这里,当起了搬运货物的冻工。
记者:太冷了。
陈书聪:哪里会冷,这种还叫冷,这种天气刚好,来,李龙我来扛摄像机,你进去感受一下,温度在这边,看,才零下几度,看不到,才零下19度。
记者:当时你爸让你干这个活就想让你知道苦,然后回去上学你知道吗?
陈书聪:我不知道,因为我想干啊,他们没想到我干得那么开心。
记者:开心在哪儿我想问你?
陈书聪:刺激,刺不刺激。
陈书聪说,他之所以退学就是要提前锻炼,为自己创业做准备,用体力活磨练意志恰恰是他计划的第一步。冷库里温度很低,但陈书聪的梦想是烫的。
陈书聪:外面是冷的,里面热到内裤是湿的。
陈书聪父亲工厂的员工王建设:在冻库里面一般不工作的人会觉得更冷,如果有出过力的人觉得不会冷,我出来胡须都有冰,他还在一直流汗。
陈书聪的母亲陈美芳:作为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当时他还是18岁。
陈书聪:以前我们这个帽子弄不上,就用胶带缠。
记者:什么,胶带。
陈书聪:透明胶带。
这些照片记录着陈书聪从冷库、到原料车间、再到生产车间的学习过程。到2009年,陈书聪用四年时间把工厂里的粗活、细活干了个遍,也学习了安排人事、管理订单等业务。
这一年的一天,陈书聪向父亲提出借款一千万,他要实现从小就有的创业梦。父亲的回应是,钱可以借,利息每个月八万元。
陈书聪的父亲陈黎明:就是说不管他赚亏,都要计算利息给公司。主要是给他压力,对企业管理他要理解,要懂得这些道理。
记者:当时有压力吗?拿到这笔钱?
陈书聪:肯定有压力。我们所有人,所有朋友,村里面的人,所有我爸的同事都知道这种事,那如果亏了过两天见面,书聪干得怎么样?亏完了?这人没用,这人就是这样子,男人总是会想争一口气。
这个篮球架见证着陈书聪创业初期的豪情万丈。2009年,他投资600多万建起了这座加工厂,他相信自己的梦想会一击即中,但等待他的却是当头一棒。
这是罗非鱼。按大小规格分类,再用冰将鱼冻晕,宰杀清洗后再冷冻。2010年,陈书聪考察发现,中东、非洲市场对罗非鱼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不仅客户好找,技术也相对简单,就选择了这个项目。
然而,意料之外的是,工厂正式投产还不到三个月,罗非鱼原料价格突然暴涨到了历史最高点,此时,08金融危机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客户的订单越来越少。坚持到年底,陈书聪一算,自己足足赔了近两百万。消息传到父亲那里,父亲的回应是,自己的事儿自己管。
陈书聪的父亲陈黎明:既然要创业你就有压力的,要有抗压能力。有时候我打电话给他讲问事情,他说没有办法,我说没有办法,要谁才有办法?我就问他,要谁才有办法?
父亲的态度,陈书聪并不意外,因为一直以来父亲对他都很严厉。真正让他难受的是,自己不怕吃苦,也肯努力,却还是做不好。陈书聪有些怀疑自己,他又想起了父亲曾经一个人在房间里叹息的情景。
陈书聪:这个时候体会的到他坐在暗暗的客厅里面叹气的那种感觉。我有很多次自己一个人反正也吃不下饭,晚上,然后自己一个人坐在客厅,也没有开灯,就想事情,到那个时候就会真正体会到那种痛苦,很挫折。
陈书聪的妻子杨婷娟:有时候静下来谈一谈的时候,觉得他的想法还是蛮颓废的,就觉得说为什么别人可以,她就不行。可是隔天起来,他还是必须要重新调整自己,然后迎接更多的困难。
陈书聪:太热了。
要创业就必须承受痛苦,有勇气担当,重新振作的陈书聪开始为转型做准备,这一次,他把目光转向了大海。
采访期间,记者跟随陈书聪搭乘一艘渔船前往台湾海峡。每一次起网,陈书聪都充满期待,正是这大海里的一样东西让他迅速翻身,三年后销售额达到三千多万。
起网以后,渔民要将渔获分类、简单清洗之后放入冷冻仓保鲜。这条船上的每一个渔民都有超过十年的捕鱼经历,他们的每一个动作不仅娴熟,且富有节奏。
渔民忙碌的同时,陈书聪也没闲着,他在寻找他想到的东西。
显然,陈书聪想要的不是这海蜇皮,而是另外一种渔获。
鱿鱼,又叫做枪乌贼、柔鱼,但它并不属于鱼类,而是生活在海洋里的一种软体动物。把鱿鱼清洗之后放在甲板上晾晒,一周左右就成了鱿鱼干。对于长时间在海上生活的渔民来说,这是非常棒的零食。然而,对陈书聪来说,鱿鱼则是他梦想的新起点。
陈书聪:这么大的鱿鱼不需要,其它的都需要,像这些都需要。
陈书聪告诉记者,他从2011年开始用剩下的200多万收购鱿鱼,刚捕捞上来的鱿鱼有时候需要冷冻保鲜,再运回自己的工厂。
原料解冻之后,将鱿鱼须和身体分离,去皮清洗,有的切割成鱿鱼圈,有的则将整只鱿鱼冷冻。2011年,陈书聪在转型之前做了大量考察,他发现欧美市场对这样的鱿鱼产品需求量很大。考虑到鱿鱼的加工工艺相对简单,转型会比较快,陈书聪萌生了做鱿鱼的念头,正式转型之前,他认真总结了罗非鱼失败的原因。
陈书聪:如果工厂成熟、原料供应商成熟、客户成熟,有十几、二十年的底蕴,你是可以跨过这个难关,但是我们那个时候刚刚开始,客户是新的,原料供应商也是新的,员工也刚开始接触,就变成说这个难关对我们来讲就放大了很多倍,就承受不了这种亏损。
陈书聪吸取罗非鱼失败的教训,一开始做鱿鱼就努力争取大量的订单和稳定的原料供应。他首先走访了很多码头,了解原料的品质和价格,又选出二十多条渔船,和渔民签订收购协议。接着陈树聪又以利润分成的方式吸引了一批技术骨干,出色的品质为他吸引了大批订单,第一年收支平衡,第二年扭亏为盈。陈书聪开始明白,扎实的奋斗比激情更重要。这种变化,父亲也看在眼里。
陈书聪的父亲陈黎明:冬天我到那边看了一下,他能够冬天把所有的空调外机包起来,我感觉他对所有的细节做得还不错,还比我好,我工厂的空调都没有包。就说明他自己有在考虑企业怎么运作,成本怎么核算
父亲的肯定并没有让陈书聪有任何懈怠,从2012年开始,他陆续研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到2013年底销售额达到了三千多万。此时,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他眼前。
他叫陈福生,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捕鱼经验的船老大。采访时,记者和陈书聪所乘坐的就是他的渔船,这艘船所捕的鱿鱼,是陈书聪工厂的原料来源之一。此刻,陈书聪所面临的难题也正困扰着这位船老大。
渔民:陈福生:以前比如说我们刚开海的时候在这片海区捕鱼的话,可以捕到两三个月,从两三年前一个月就捕没有了,两年前捕半个月就完了,去年就捕一个礼拜就没鱼了
陈福生说,前些年的八月份是都是盛产鱿鱼的季节,但这次几网下来大都是像这样卖不上价的小杂鱼。近海资源减少造成的原料短缺,正在成为陈书聪的一块心病,为此,他准备启动一个新的财富计划。
8月4日凌晨一点多,一艘收购船的抵达结束了陈书聪两天两夜的海上旅程。
这里是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的一个造船厂。出海回来的第二天,陈书聪带着记者从福建辗转来到这里。这六艘正在建造中的远洋渔船,就是陈书聪为了应对原料紧张而启动的财富计划。
陈书聪:这是我们的船,我们的这六艘船是远洋捕捞的,未来就是要到北太平洋去捕捞,首先第一就是解决我们原料短缺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可以捕捞到近海捕捞不到的鱼类,可以在我们的产品上开发多元化。
陈书聪说,现在企业的订单已经不成问题,能不能有大的发展关键就看原料。他了解到近几年国家大力扶持远洋渔业,这更坚定他打造这远洋渔船的信心。和在台湾海峡、东海等近海海域捕捞的渔船相比,这六艘远洋渔船的体积要大出四倍多,新鲜的原料也将在船上直接加工冷冻,六艘船总投资高达近两亿元,由陈书聪和父亲合作完成。
陈书聪的父亲陈黎明:这个事情做起来,他是老板,我是分管的,项目经理人。
陈书聪从退学到冷库锻炼,再到自己出去创业,现在他正要去接受更大的挑战。陈书聪清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自己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陈书聪:成就感只有一天而已,过程比较重要。我们不是有句话叫不进则退,做企业是不进则死,你如果不努力就会被淘汰。
热门信息
阅读 (4341)
1 [致富经]聂玲利养殖巴马香猪年销过千万阅读 (3466)
2 [致富经]广东佛山谭健标养鱼总能超前一步二个月阅读 (2846)
3 [致富经]财富险中求(下)-黄国忠人工养殖胡蜂阅读 (1553)
4 [致富经]危险的水里养出值钱的鱼阅读 (1350)
5 浙江绍兴马位强:养草鱼靠鱼皮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