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网

[致富经]郑财陆:养猪养鱼循环立体养殖,从猪粪开始的财富之路

[致富经]从猪粪开始的财富之路。致富人物:郑财陆。致富项目:养猪养鱼循环立体养殖。

    猪粪成为抢手货,这不奇怪,奇怪的是,村里只要有空地的地方都晒上了猪粪,连屋顶也不放过,所有这些怪现象都与一个人有点关系,说起这个人,村里人对他的评价相当高。

    郑增加:我们村的事情他做的太多了。

    郑宝林:我这个钱是跟着财陆去赚的,就跟他有钱赚。不是我跟他有钱赚,别人也是这样。

    郑增加:比如说叫我们去跳港我们也去跳。

    他就是郑财陆,在村里,他是大伙眼中的致富榜样,每做一件事都成为村民们追逐的目标。

 

 

    郑财陆所赚来的财富与猪粪没有直接关系,但在他创造财富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点都与猪粪有关。当年,因为猪粪,他催生了当地一个年销售额上亿元的产业,他也因此成为那个产业的龙头。但让他想不到的是,曾经在他眼中是宝的猪粪,竟然会成为他创造千万财富过程中一个甩不掉的包袱。

    郑财陆所在的刘山村原是厦门的一个小渔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打渔为生的郑财陆在村边承包了50亩鱼塘开始养鱼,没几年,他承包的鱼塘就扩展到300亩。规模扩大后,郑财陆感觉到养鱼的饲料成本越来越高了,就在他为这个问题发愁时,他学到了一个词——循环经济。

    郑财陆:循环经济,立体养殖。自己养猪,用那个猪粪养鱼,饲料给猪吃,猪吃出来的下脚料可以养鱼,一举两得。

    当时的郑财陆没有意识到,他用猪粪肥水养鱼的这个想法竟然会为他带来千万财富。更没想到这个想法会催生当地一个年销售额上亿元的产业。

    天马种猪场是一家国营种猪场,离刘山村不远,郑财陆的堂哥就在这家种猪场上班。郑财陆的想法得到堂哥的技术支持,他从天马种猪场买26头生猪回家养殖,用猪粪肥水养鱼。年底一算账,郑财陆兴奋不已。

    郑财陆:鱼类里面就是红莲啊白鲢这些都吃水质的,所以放猪粪下去,前几年很好,饲料又能省到超不多要三分之一左右吧。全部成本加起来,24头卖的猪,算26头的成本还赚一万块。

 

 

    26头猪不但为郑财陆节约了三分之一的养鱼成本,还意外地赚来了一万元纯利润,欣喜之余,他决定扩建养猪场。那几年,猪肉的价格行情很好,郑财陆的养猪场从一个扩大到了14个。郑财陆不断扩大养猪场的事让村民们看在眼里,他也因此成为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郑增加:他家里的车比我们的自行车还要多。

    郑国强:一直扩大,你要扩大你肯定赚到钱你才会扩大嘛,再一个就是买车七八十万的车买下来了,那还不赚钱?

    看着郑财陆靠养猪已经买了五部车,原先以打渔为生的村民们,也在家里养起了猪,跟着赚了钱。他们的文化生活也都随之丰富起来了。

    记者:家家都在养啊?

    村民:是啊,我们这边住的都是高山,没有水,没有水种田,那每一家都养猪。

    记者:你家养了多少?

    村民:我们家差不多100多头,母猪。你笑什么?这是事实,你还在笑?

    记者:你怎么总叫她们赶紧跳啊?

    村民:我是一直在叫她们,时间来不及,等一下要去养猪。是吧?对吧?我们一般3点半都要养猪,太晚了来不及了。住得远的很多。

    记者:你家里养猪养得多吗?

    村民:我家里有一千多头吧。

    记者:这么多?那就抓紧时间呗。

    村民:所以啊!我就一直叫他们快一点快一点。

    这些能歌善舞的腰鼓队员,个个都是郑财路带出来的养猪能手,他们到周边村屯演出的同时,也把养猪这股风潮带了出去。短短几年间,西柯镇及周边生猪产业年销售额迅速增长到1亿多元。郑财陆也成为了西柯镇养猪协会的会长。

    主任陈水用:基本上他们村的一些其他比较中型的专业户也基本都是由他带动起来的,包括从技术,管理么能起到一个比较带动的作用。

    养猪的人多了,来找郑财陆咨询的人也多了起来,从建猪舍到防疫到买生猪,都有郑财陆的身影,此时,身为西柯镇养猪协会会长的他感觉自己就是这个地方的核心人物。

 

 

    郑财陆:很多人都说,反正跟某某人养猪他有赚钱我们跟他也能赚到钱,心里就感觉自己很骄傲,哇,我身边还有这帮养猪的兄弟。那么多。

    2000年的一天,郑财陆接到镇里打来的一个电话。那几年,镇里的电话不是叫他去开会就是让他去领奖,郑财陆凭着直觉感觉又有好事找上门来了,当他兴冲冲地赶到镇政府时,他那种美好的感觉瞬间被打破了。

    郑财陆:他说有人写信反映了,你讲一下到底怎么回事?我说整个村庄养猪管我什么事?你直接找我干什么?

    听说有人写匿名信将他给告了,郑财陆火冒三丈,自己好心好意带着大伙致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他一向都是镇里的典型,表扬领奖都是家常便饭,怎么突然有人要告他呢?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的郑财陆为了要猪粪养鱼降低成本,办起了养猪场,带动刘山村发展成为厦门养猪第一村,成为当地的养猪产业的功臣。就在他春风得意之时,一封匿名信将他告到了当地政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郑财陆刚回到村里,就接到一个让他异常震惊的消息,鱼塘的鱼莫名其妙的死了。

 

 

    郑财陆:死了多少,反正一看过去都是整片白茫茫的。全部都是捞起来。

    自己养了十多年的鱼,从来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死亡的事情。这死鱼与被人告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郑财陆当时还不敢多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鱼塘里的鱼大批死亡呢?

    郑财陆:以为是,我们的鱼苗投的密度太多了。也没去注意这些,第二年要投的时候就把鱼苗减少了一半。

    郑海怣:减一半还不行,后来又减了,减到三分之一。鱼死了亏很多钱嘛,至少二三十万以上。

    连续几年,郑财陆一次次地把鱼苗减少,可是鱼死的越来越凶。无奈之下,他请来专家诊治,这才发现,死鱼的原因与被人告到镇里的起因是一样的。

    郑海怣:才知道,哦,猪粪下去,猪尿下去,是有酸性,变成鱼受不了,就死掉了。

    郑财陆:周边这些,都是猪场,下雨的时候把猪粪全都揽到鱼塘里面去。那鱼不死才怪呢。数量太多了。所以它导致水质变化。

    郑财陆怎么也没想到,潜藏在他身边的杀手,竟然就是当初被他当做宝一样的猪粪,而他被人告到政府,也是因为猪粪。

    刘山村原是一个小渔村,耕地少,大家弃海上岸后,村里80%的人跟着郑财陆养猪。猪养的多了,猪粪自然就多,郑财陆那300亩的鱼塘早以消耗不了那么多的猪粪,一些被村民堆弃在外的猪粪成了村里最大的污染源。

    郑金标:整个水沟都是猪小便,没有办法洗手。种菜也没水浇。

    林水河:猪尿什么的会流,也怕会渗透到那个井里面去,所以井水就变得不喜欢吃了嘛。平跑到外面去载水回来吃。

    猪粪已经成为影响刘山村人生活的一个很大的因素,正因为如此,有人就把村里受污染的事归罪于养猪协会会长郑财陆,一封匿名信把他告到了当地政府。当郑财陆知道死鱼和被人告都是因为猪粪的时候,心情很矛盾。

    郑财陆:项目引进来了,整个村庄的人都致富了,小车也买了,洋房也盖了。那后来整个村庄污染的那么厉害,连地表水都不能吃,觉得很难受,到底我是办了好事还是办了个坏事。

    井水因为猪粪受到了污染,郑财陆在村里的核心地位遭到了挑战,他决定d垫资12万元把自来水引到村里。以重新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是,安装自来水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污染仍在继续恶化。

 

 

    村民:乱堆啊!这都乱堆。哪里都有。

    郑金鱼:下雨天,脸都有虫子爬上来。

    郑财陆:那个车子开出去的时候,人家都知道这部车是从刘山出来的。

    猪粪成了刘山村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解决猪粪污染,按照镇里的态度,村里众多的养猪场就有可能全部关闭,那就等于切断了养殖户的收入来源。那段时间猪粪成了村民们的眼中钉,郑财陆也开始寻求解决猪粪污染问题的办法,谁也没想到,就是这烦人的猪粪,却在日后一次危机中成了郑财路的救命稻草,不但帮他渡过难关,赚到钱,也让猪粪成了大家的抢手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005年年底,一场对于养猪户来讲的巨大危机,悄然而至。

    由于猪肉价格大跌、养猪亏损严重,不少养殖户纷纷宰杀能繁母猪,缩减生猪养殖规模甚至转行。

    郑财陆:这个就是废猪场,就是在这个05年年底和06年年初价格最低的时候亏钱亏得都撑不下去停起来的。

    在村里,郑财陆的养殖规模最大,亏损也最大,但他却比别人幸运。因为他从猪粪中发现了一个商机。也正是这个发现,帮助郑财陆度过了难关。回想起当时的情况,郑财陆幽默的说了这么一句话。

 

 

    郑财路:还是猪粪救了我的命。 不然我也要改行,这个行业就撑不下去。

    这让人困扰的猪粪,怎么还能救了郑财陆?

    2004年,郑财陆去外地考察时,发现很多地方的都开始使用用猪粪加工出来的有机肥种植蔬菜,这让郑财路立刻想到了自己的村子,及村里那些烦人的猪粪。

    郑财陆:猪粪这么多,这个也是一笔财富。你如果是把这个猪粪利用起来。本来是不值钱的,我给它做成有机肥,还可以卖钱。当时是这样想的。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郑财路眼前一亮,在考察了一圈之后,他从北京引进了两条有机肥生产线。

    郑财陆:这个是烘干机,当时建这个有机肥厂的时候,那些猪粪没人要,全部都是湿的,我就把这个湿的买回来,烘干。你看,建这两个烘干机,这个是第一道,这个是第二道的。当时发酵差不多的时候来这边烘干。这样出去在那边就可以包装了。

    记者:那投资也挺大吧,当时?

    郑财陆:是。

    记者:大概投了多少钱?

    郑财陆:总的差不多投了一百万元左右。

    那几年,靠近厦门的泉州、漳州等地建起了不少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需要大量的有机肥,郑财陆的有机肥厂开业后就没停过,他收集村民倒出来的湿猪粪,进行烘干,然后加工成有机肥销售出去,这不但解决了猪粪污染的问题,还为他打开了另一条生财之道。

    郑财陆:那我给它算起来的利润还很可观,一年差不多上百万。一举两得。

    记者:什么一举两得?哪两得?

    郑财陆:一举两得,能赚钱一得,那第二得就是这个环境污染那也得到治理。

    2005年年底猪肉价格暴跌时,正因为有了有机肥厂挣来的上百万资金,帮助郑财陆保住了猪场,顺利度过难关。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让郑财陆陷入了新的困境。

 

 

    2008年的一天,有机肥厂负责收猪粪的员工向郑财陆反映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郑财陆:他说猪粪难收了。

    记者:你觉得奇怪不奇怪?

    郑财陆:奇怪啊,怎么起初有人都自己拉到我厂里,怎么现在猪粪难收呢?

    这让郑财陆感到有些蹊跷。以他的有机肥厂生产能力,就算全年满负荷运转,也只能消耗全村60%的猪粪。而周边并没新的有机肥厂出现,以前满地没人要的猪粪为什么收不上来了呢?

    福建省厦门市的郑财陆为了用猪粪肥水养鱼养起了生猪,成了带动当地养猪产业的功臣,却没想到在他眼中是宝的猪粪,不但成了杀死鱼的元凶,他还因此被人告到政府。为了解决猪粪的污染,他建起了一家有机肥厂,刚生产两年,猪粪却越来越难收了。

    郑财陆:当时设计这个有机肥厂的时候,能容纳村庄百分之六七十的猪粪,还有二三十我都没有办法处理掉,现在连猪粪都不能收,我感觉到很奇怪。

    带着这个疑问,郑财陆到村里兜了一圈,发现很多人在晒以前都没人要的猪粪。还把晒好的猪粪装进一个个的袋子里。价格跟他的有机肥差不多。

 

 

    郑财陆:你看这么一小包就要值6元钱,50平方米这么小小的地方两天就可以晒这么多,晒那么多的猪粪。

    记者:多少钱啊得?

    郑财陆:那一袋就六块钱嘛,60就100多元。

    猪粪从没人要卖到了6元钱一袋,这让郑财陆觉得不可思议,这还不算,村里还有好几个人专门上门收集养殖户晒好的猪粪。而且一趟一趟来回赶,生怕晚了就抢购不上。

    郑铁路:不要照了,不要照了,不好意思了。

    记者:哇,你这么快?又收一车?

    郑铁路:我不是讲了正在热卖中。这是原汁原味的。

    记者:什么意思?

    郑铁路:这个做肥料是原汁原味的,这是真的猪大便。

    记者:不掺假?

    郑铁路:对。

    一直开车帮养殖户运饲料的郑铁路看到猪粪有利可图,于是,干起了专门帮忙收猪粪的生意。

    原来,郑财陆的有机肥在泉州、漳州一带很热销,不少公司都主动上门拉货。看到村里有很多猪粪,就以低于有机肥的价钱直接购买晒干的猪粪。于是村里就出现了空地,楼顶都晒上了猪粪的场景。

    郑财陆:猪粪值钱了,你看,屋顶上全部晒得都是猪粪,我去南京出差的时候,说我们村庄里面,建三层楼养猪,猪粪晒在最顶层,人家还不相信,你看这边也是,还那么多,这些都是两三层,这边也是。如果认真拣,把猪粪捡起来还可以顶个工资。

    看到这样的场面时,郑财陆哭笑不得,他所走的路一直被人复制,但从没被超越,没想到成也猪粪,败也猪粪,这一次,别人走了他的路,让他的有机肥厂几乎无路可走。

    郑财陆:还挺搞笑的,起初猪粪我最先搞的,那等销路打出去的时候,那现在连我都收不到猪粪。

 

 

    有机肥厂虽然处于半关停的状态,但郑财陆并不是很在意,因为那几年有效解决了猪粪的问题,让他的养猪场得以继续扩大,年出栏生猪达到五万多头。而此时郑财陆正在进行另一个计划,如果这个计划实现,他的养猪场将为他带来上亿元的财富。

    2006年,厦门市开始了环东海域的整治,规定将区域内的养殖业全部清退,建成厦门未来的滨海新城区。

    郑财陆所在的刘山村就在整治范围内,他意识到,养猪场搬迁是迟早的事。那段时间,郑财陆外出为新猪场选址的过程中,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这里是距离厦门市区20公里的莲花山脉。2008年,郑财陆在这个深山里租下了1200亩的土地。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郑财陆:整个投资按规划起来,如果要投资建好,要五到六千万。到目前为止是没有贷过款,都是在猪的身上滚猪的,还没有向银行伸过手。

    为了那个计划,明明只需要三千万元就可以建成的养猪场,郑财陆却投入5到6千万元,而这多投入的钱大部分竟然都是为了要处理猪粪。在这个还在建设的养猪场中,我们就看到了很多已经完成的处理猪粪的设施。

 

 

    记者:猪圈都还没有建好,为什么就把这个沼气池先建上了呢?

    郑财陆:因为这些猪粪,都困扰死我了。那如果没有把这个沼气先建好,处理好。那我是睡不着觉的。像这样,我这个挖的这个大,能容纳处理这么多的猪粪和猪尿,我觉都可以睡好了。

    虽然把养猪场搬进了深山,但猪粪仍然是郑财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只有养猪场实现了零排放,他的计划才有可能实现。

    郑财陆:这些都是准备搞成农业观光的。

    记者:我就挺奇怪的,养猪的地方还能让人观光吗?多臭啊!

    郑财陆:我给你讲,以前是这个观点,我现在在建这个生态型的,建起来就是零排放的,我再建这个起来的时候,就是要改变这个观点。

农村致富网 : [致富经]郑财陆:养猪养鱼循环立体养殖,从猪粪开始的财富之路